2006年9月23日,国学传统与现代文明——第三届世界华人精英会深圳论坛在深圳观澜盛大举行。新浪财经独家进行网络图文直播,以下为中国欧美同学会商会会长王辉耀先生发言:
王辉耀:谢谢主持人,今天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南方人物周刊关于“中西慈善源动力差异思考”的论坛。我认为目前在中国慈善事业开始升旗,随着我们GDP的收入达到了1700美元,这个现象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今天这个场合,由南方人物周刊举办这么一个论坛,我觉得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从我目前兼职的单位来说,欧美同学会还有欧美同学会商会,包括欧美同学会2005委员会,都是一大批的海外的回国人员。欧美同学会有90多年的历史,目前北京有一万多名的会员,商会是2002年创办的,目前也有一千多名会员。2005委员会是2005年创办的,目前有将近一百名国内高端的留学人员。
慈善的话题非常好,我们前不久欧美同学会举办了大型的活动,从商会的角度来说我们也搞了一些活动,比如过去的连续三年我们举办的慈善委员会来做慈善的活动,有一些具体的实践。
今天我想讲的是根据这个话题,中西慈善源动力渊源的比较和文化现象的比较,美国有一个很著名的人文学家卡耐基曾经讲过“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刚才大家谈到比尔盖茨和巴非特,这是一个很好的注解。今天上午我从北京过来的时候,飞机有一个报纸上登克林顿美国政府的前正要,他募集了57亿美元的资金会,英国的一个公司总裁捐了30亿美元。包括政府的前正要做慈善,我觉得确实是一种很新的现象。
我今天想讲的是四点,第一是中国慈善源动力的渊源。人类不论生活在东方或者西方,不论生活在古代或者当代,时空地域民族的差异,乃至文化上的差异,都不能掩盖人类特性需求的一致性和所面临的基本的生存共同性。许多一致性和共同性构成了超越时空地域和民族的界限的人类价值共同基础。
从慈善的角度上善施善行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致上的价值,从中西自古以来都有慈善的传说和论说,虽然表述各不尽相同,但是义礼相近,比如说儒家和佛家基督教文化都含了恒长性的理想和普遍道德行的原则。给社会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道德尺度,凝聚了一个无条件的慈善的尺度和人文关怀。每一个人自己生活的同时,也必须尊重他人,爱护他人。
中国文化以儒家为主要代表的文化传统,一开始其实就是与慈善有缘,儒家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源源不断的文化主流,核心是讲人,从人趋于善,慈善思想是仁爱为中心构筑的几方面,一是民本思想,大同思想,义礼观,都有丰富的慈善体系。对中国后面的慈善事业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第一是他的仁爱思想,我觉得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仁是孔孟思想的核心内容,从儒家的观念来看,仁就是爱人,孔子的仁,就是一个道德感情和伦理范围相结合的一个范畴,实现仁,人们必须杨善抑恶,加强道德的修养,他认为仁者应该从孝地开始,孝地为人之本,从孝顺父母开始引出人的善良的本质。中枢之道是个人成人为人之法,孔子讲的是于立而立人,这表明人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推己利人的利他风尚和助人为善的精神。
孟子透过爱仁的表层现象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在一定的程度上发扬了儒家的慈善观。我们知道儒学的内在精神是求善,他主张先仁性善,并提出人性固有了四个善短,恻隐、修恶、慈善、信非,其中恻隐之心人之端也,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火堆的动机之所在。孟子看来,所有的仁爱之举都是发自人们的内心深处,所谓仁,人心也。孟子的仁也就由恻隐之心的道德感情直接发展为道德行为,并且把仁与理建立在慈善之心的道德上,使之成为一种趋善的道德精神,这种求善的精神也是孟子思想道德中所蕴含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