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点击

论坛热贴

作者:未知 经济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4-15
民政部本月初发布的《2006年中国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称,慈善法草案已起草完毕。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说,希望这部法律能早日出台,为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慈善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在整合社会资源,协调各方面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目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只有短短10多年的时间,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并且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从全国来看,各种名目繁多、号称慈善事业的基金会,对其资金的筹集、捐赠项目和资金的投向并未如实向社会公布。社会捐赠资金在管理、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资金的安全性还存在隐患。与此同时,个别企业借“慈善”之名,行“宣传”之实,出现事前承诺、事后赖账的捐赠,同样令慈善事业蒙尘。因此,尽快制定出台专门用于民间公益捐赠的切实可行的法律已是当务之急,其目的在于使政府、捐赠者与接受者各方的权利义务都有明确的规定和保障,并使这一事物成为全社会认可和理解的正常现象。
制定慈善事业相关的法律,有助于发挥法律的指引功能,引导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富裕阶层的人士改变慈善观念,积极投身于慈善事业。比如通过建立健全有关的慈善事业的制度,使慈善机构运行更加规范,捐赠款物的流向更加透明,那么就可能增强人们对于慈善事业的信心和热情。
通过立法,还可以明确慈善组织的性质,规范慈善事业的准入、评估、监管、公益产权界定以及转让、融资、退出等行为,对募捐主体和受捐主体的资格明确界定,对发动社会募捐活动实行许可制度,改变多头募捐、频繁募捐、重复募捐、强制募捐等现象。这些做到位了,慈善机构就能够逐步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经济录入:deadking 责任编辑:Nevermore
相关文章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被本站转载文章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站地址:http://www.wwf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