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坚持一天读一本书,一天看一部电影。
她是台湾“广告文案教母”,以诗歌般的创意文字将诚品书店塑造成为台北市的文化地标。
她说,她不在乎那些主管、经理、老板之类随时可以被别人取代的身份。她宁愿把自己当作一项事业,建立一个别人拿不走的身份。
她就是李欣频,一个穿着时髦套装,却背着旅行双肩背包行走在城市中的旅者。
很难用一个职业,或者一个头衔来描述李欣频,因为对她来说,生命里没有工作,只有生活。
“创作对我来说,是一种发泄,是一种分享,不是工作;如果是工作,我就不会去做。”李欣频笑着说,“我真的不能忍受几点到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固定交什么东西,甚至当我要去旅行的时候还要请假——生命是我自己的,为什么要去跟别人请假?”
每去一个国家,就是一次后天混血的过程
旅行,被李欣频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37岁去过37个国家的记录,还在默默被她自己刷新着。只要确定了一个地方是她想去的,她就会把其它所有事情抛开,工作都可以统统推掉。用李欣频自己的话说:“工作推掉之后还有很多机会,但有些地方必须要第一时间去,等到有空的时候就来不及了。”
“有很多人总想着年轻的时候赚钱、存钱,等退休了再去环球旅行。可到那个时候,已经因为长期工作而体力不佳,太冷的地方不能去,太高的地方不能爬,太远的飞行不能承受……所以我家里的旅行箱,不会放在柜子里面,而是随时可以拿着行李走的。”
李欣频说她曾经看过一部电影,里面的亿万富翁在癌症末期时,恰巧在医院遇上贫穷的技工,面对人生的终点,二人忽然找到的梦想的交集,于是一起逃离医院,共赴一场奢华刺激的环球之旅。
“在我还很年轻的时候,总觉得生命无常,所以一旦想到要去做什么事情,就立即去做。如果生命只剩下半年,最想去的地方却还没有去过,我们为什么不能现在就放下一切,背起包包去旅行?”
听起来观点有些悲观的李欣频,却能从每次的旅行中获得快乐。即便是遇到被店家骗之类的意外,都能够被她当成是独一无二的回忆。
“旅行让人开阔,对于许多牛角尖越钻越小的事情,都更容易包容与放下。”
而在李欣频的旅行箱里,没有“来自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或者“来自日本的富士山模型”。她会跟一群建筑师去看西班牙建筑,跟几位艺术家朋友去德国看文献展。旅行对她说,是一种生活状态,更是改变惯性的最好方法。每当来到一个新的地方,她会把自己当作“第一次投胎变成当地人”般地融入。因为在她看来,“每去一个国家,就是一次后天混血的过程——到最后就彻底成为自由进出各国的世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