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效应,包括更好的就业机会、受教育机会、城市化以及来自其他同等水平国家及榜样模范国家的影响等因素,都对女性的社会角色及其消费能力产生了深入持久的影响,中国女性在社会经济中的发言权上升到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种权力正在改变着中国的社会结构,并使女性消费崛起,从而出现了“女性消费主义”这一新潮流,特别是当前中国家庭的规模在不断缩小,从而不断削弱着女性相夫教子的传统角色,使她们在行为上愈加独立。
传统认为,作为家庭中主要收入来源的男性,自然也就充当了家庭理财与采购的主要决策者。但现在的情形是,尽管女性人口仅占中国总人口约49%,女性话语权的不断加重塑造了需要我们特别对待的一股力量,这股力量受到不同动因的推动,同时又能够比男性更加有力地推动消费。
女性如今在如何支配家庭收入上比以往更有发言权,这其中有着深远的意义。如果女性在大额消费问题上拥有了更大的发言权,零售商们则应及时捕获这一信息并相应调整营销策略。比如,汽车与房产的销售定位就应考虑到女性的渴望与需求,并对以往广告中女性的负面形象提出质疑。只有顺应、迎合这些时代的新变化,才能使业务影响最大化。
各家公司若想成功地叩开女性消费的大门,则必须密切关注中国女性消费群体。随着中国女性的消费与购买能力不断提高,她们对当前与未来需求趋势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各公司应密切关注这一力量,以便于更准确把握女性消费者的需求脉动,找准时机,抓住市场先机,迎合女性群体强大的购买力量。
下一个女性消费大潮将来自农村
中国城市居民的年均收入较农村居民高三倍多。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6年前者的年均收入为11759元人民币,后者仅为3587 元。中国政府正努力缩小这种收入差距,新乡村建设将有利于改善中国农村地区的消费情况。预计中国农村地区将推动下一波消费浪潮。
目前,中国有约500个地级市、2100个县和5万多个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农村家庭数量占全国家庭总数的68%。
华坤女性调查中心对2000名农村女性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日用必需品、药品、衣物和食品为2006年农村女性的最重要预算项目,2007年农村女性最向往的商品包括手机、化妆品和珠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