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2008年奥运会的关键结点,各个奥运赞助商、合作伙伴,以及这一圈子之外的厂商都加大了借助奥运东风塑造品牌的“狂飙”行动。
最近,中国品牌研究院发布的《2007年一季度奥运营销监测报告》显示,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的海尔、长城葡萄酒、中国银行、青岛啤酒、中国移动的奥运营销效果并不理想。奥运营销效果系数均低于其他北京奥组委授权企业4.37的平均值。这与越来越多的企业热衷于“奥运赞助”淘金观念相左。
“圈外”者们的“搅局”一度使得那些“圈内”的奥运赞助商们陷入了困惑:到底自己的巨额赞助费有没有发挥应该有的作用?而另外一些企图打奥运牌的企业也在想:到底奥运经济能持续多久?自己还有多少机会?
针对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访问了奥美整合营销传播集团集团事业发展总监杨石头,他同时也是2008北京奥组委官方执行顾问。
解读奥运经济周期
《数字商业时代》(以下简称DT):奥运经济一直是主办东道国的热点话题。在中国,奥运经济的周期一直没有一个官方的说法,很多人只图一时,产生了很多的短期行为。在这方面,你们是怎么匡算的?
杨石头(以下简称杨):任何一个东道主国家举办奥运会,都会产生相应的“经济周期”,中国奥运经济周期要比其他国家长,中国和中国的企业要做的是如何避免跌落所带来的影响。
对于中国而言,奥运经济周期从申办成功的那一天就开始了,2001年~2007年属于前置阶段。奥美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品牌管理机构,服务过多届奥运会和其中的赞助商。按照以往的惯例,奥运会给东道主国家所带来的奥运经济周期一般是在8~10年,中国预计会是12年。
为什么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经济周期要长一些?这主要是考虑两个因素,它们将对中国的奥运周期的长度做一个修正。
首先是现在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当然,实际上第一步是实现亚洲化,中国这一经济链条的核心部分把整个亚洲各个国家都连接了起来,包括出口、外加工、资源供应等。形成一个经济连续性的循环链条。
加上中国现在整个经济增长模式依然是“投资拉动经济”模式,其特点就是只要“被看好”的资本就有投入。会给人以无限的收益期盼,包括民众“明天会更好”的心理。所以说奥运就变成了一个更好体现中国实力的象征和幸福神符。这个前置效应会造成投资都朝前推动。
2008年整年是中置部分,5个赛场城市、38个比赛场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300多个比赛项目、中国13亿人口的关注与准备,将成为品牌集中塑造效应,同时也是一个民族性的整体释放,也是中国综合实力的一个绝佳展示机会。
DT:为什么说在2008年之后,奥运经济还会有一个延续?
杨:无论从一个国家,还是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来看,形象力系统、产品力系统和推动力系统是密不可分的,一个国家取势之后,后面取利的空间和机会就很大。简单来说就是取势、明道、优术,品牌取势之后,下一步就是深入化增值。
所以,除了2008年奥运会闭幕之前,关键操作的一年是2009年,因为2008年奥运结束之后,以“金牌背后的故事”为背景的品牌营销肯定要热一阵,同时,2009年北京要举办花博会,也是中国60周年大庆的日子,加上2010年上海要举办世博会,整个中国将成为世界的焦点。
2008年奥运会的高潮过去仍然会有一个延续期,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意味着需要品牌宽度和深度的时代到来了,因为临近的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的制造成本可能更低,这同时也是一个国内市场国际化集中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中国企业产品不利用这个时期,不以品牌化生存的话就很尴尬——既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便宜的。
我们预估,奥运会并不是一个经济拐点,在奥运会后的整个GDP仍会有6%~10%的增长,广告是整个经济的晴雨表,监测数据表明,目前中国仍然是全球争夺最热的市场,同时,整体上跨国公司在奥运会之后的中国市场投入依然会大幅增加。
圈外客的“非奥运营销”
DT:从目前取得的效果来看,很多非赞助商比赞助商取得的营销效果还要好,为什么?
杨:奥组委对于赞助企业的权益规定是很明确的,但是从品牌传播的角度看,基本上分不开来了。
最直接的体现是蒙牛和伊利,在奥运赞助商资格的混淆度上达到了30%,也就是说,有1/3的人认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牛奶类赞助商是蒙牛。
这很正常,在任何一届的奥运会商战中,这一现象都出现过。大部分企业都是考虑在奥运会时自己不能被边缘化,要在行业内站一个主导性的角色,所以就出现了没有入围的“非奥运营销”现象。
这类现象在以往的奥运会历史上也出现过。比如在以往奥运会上,Adidas是赞助商,Nike就在报纸上奥运栏目的底版上用暗纹做个自己的标识;柯达是赞助商,它的竞争对手就在赛场外赠送胶卷;Adidas买断了运动员领奖时穿的服装,而Nike买断了比赛时运动员的服装,李宁买断央视5套工作人员的服装,更多的厂商则去冠名运动员和运动队。
DT: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杨:在不违反奥组委规定的前提下,企业借助奥运的品牌塑造将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是结合奥运大家庭的营销,实际上是结合奥运现在的元素,比如奥运运动队、运动员、奥组委、教练员等都是奥运本身的考虑。
第二个是结合奥运文化营销。奥运真正的资产是精神资产,不管表现形式如何,其内核是四大因素:公平竞争、奋斗为乐、激情与梦想。很多企业并没有去挖这些核心元素的内涵,并结合自己企业自身品牌战略去参与、演绎、影响和扩散。
第三个是品牌营销,包括企业的广告(知名度,公众是否知道你)、公关(公众爱不爱你)、传播网络(怎么以最短的路径展示)、销售渠道的店头展示(怎么上通下达),等等。
但这并不意味着“圈外”企业就没有机会。
大量的营销案例证明,如果以上三个矩阵没有整合起来,或者整合不好的话,那么这个企业的整合营销是做不好的,很多“圈内”的赞助企业没有让人形成记忆和好感的原因也在于此。不少“圈外”企业之所以取得不错的营销效果,是因为在有限的资金投入下,把第二和第三个层次做得很扎实。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对于企业而言,消费者对运动员记忆度可能远高于20万个奥运志愿者。但本质上,消费者对运动员的记忆度并不在于奥运比赛,而在于职业连赛,比如泰格·伍兹、迪尼奥·罗纳尔多、姚明、易建联,他们在职业联赛中的频繁出现加强了观众的记忆。企业邀请明星做产品和企业形象代言人,只不过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场合赋予了奥运精神,这里面的风险有点象押宝,风险比较大。
谨防“踏空现象”
DT:曾经有专家指出,奥运经济中经常出现“泡沫现象”,即很多企业得不到回报,在中国的奥运经济中会出现这一现象吗?
杨:目前很多企业都有一种“不能及时成功就是失败”的心理,其投机心理大于投资心理。在这一群体非理性心理背景下,很多人不再相信“雄心的一半是耐心”,往前迈进的速度本能加快,这本身就是一个心理上的泡沫,这一泡沫大于实质上的泡沫。
大部分企业领导人的感觉就像去电影院抢位置一样,“抢不到就没有”的心理很严重,所以就有了“赌奥运”的说法。其实质是并没有对企业的需求有多大、回报率有多大、回报周期有多长、从哪里去做品牌的扩散(停损点)等问题进行严谨的核算。
如果这些关键问题没有解决,从企业角度来看,就找不到自己真正能把握的点是什么,从而确实会产生投资回报的泡沫现象。基本上只有25%是有回报的,75%是没有多少直接回报的。
DT:看来,即使是赞助商,也有可能出现踏空的现象。在你看来,以往和现在出现踏空的情况原因在哪里?如何避免?
杨:一城一池的得失也谈不上踏空,品牌战役过程中都是企业自己出了问题,可持续发展出了问题,没有很好地把握和整合资源。
一个企业拿到资格之后,一般分为四个板块或者四个阶段来运作:
第一是奥运战略品牌规划。目前很多企业并没有专门的人和部门来做,简简单单拍个宣传片、挂个LOGO就完了,这是比较可怕的,没有自身的角色意识。联想集团、中国移动就在拿到奥运赞助商之后,在品牌规划中做得非常严密。百威啤酒的核心策略就是“Celebration”(欢庆,庆祝),有自己的个性与切入角度。而有些品牌则跟着竞争对手亦步亦趋,比如青岛啤酒作了一个“激情成就梦想”活动,燕京马上跟随其后,作了一个“超越梦想”。实际上它没有自己的DNA,没找到自己的价值在哪里。
用中国的话来说——宋江和晁盖有什么不同?区别就在于宋江立了一面大旗叫“替天行道”,而晁盖只盖了一个“聚义堂”,后者的品牌引领性不够。
第二是营销策略,也是达成目标的一个路径选择。比如联想奥运品牌营销中就有两个战略和十大计划。
第三是创意,不是单纯的创意,而是传播上资源的整合出新。有的是从企业角度(为中国队加油),有的是从产品的角度(中国移动的无限互联)、从火炬手的角度(联想在做的),从人入手(阿迪达斯“没有不能夺的金”),消费者在这个传播环境中越来越“雪盲”了,个性已经是这个阶段消费者记住你的唯一方式。创意很大的层面是创造有意念的记忆,而不是单纯地给企业创造“声音”,如何迎合消费者需要突现自己,从什么角度切入特别关键。
第四是品牌传播,品牌传播的落地点,在何时何地用什么样的方式。其实从为期78天火炬手接力这一事件结点来看,联想和可口可乐运用得很好,其他TOP合作伙伴就较逊色。
2008年奥运会的高潮过去仍然会有一个延续期,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意味着需要品牌宽度和深度的时代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