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热门点击
论坛热贴
所在位置: 女性财富网 > 女性经济 > 财富百老汇 > 正文
剪报生财剪出"龙头老大"
作者:佚名    经济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27
页面功能:【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十年前,当赖军华操起剪刀剪下第一篇稿子邮寄出去时,他压根儿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文摘行业的“龙头老大”。虽然他死活不承认自己“文摘王”的地位,但只要算一算他发稿的细账,你就会知道这样称呼他一点儿也不“冤枉”。他平均每天要发出100封信,每个信封里有各类文摘7~8篇,每年他荐出去的稿子就有30万篇之多!而每天他总有一二十篇推荐稿被刊用,一年下来,几近万篇,至于荐稿收入,有的刊物只给千字10元,有的给到千字80元,赖军华不透露收入的具体数字,他只是说搞文摘收入颇丰。

  
    不过赖军华搞文摘开始并不是冲着这个“颇丰”来的,起先倒是有点“被迫”的意思。1995年下半年,赖军华当时是才创办不久的《世界科技译报》的记者。为扩大报纸影响,总编想了个法子,希望通过报刊杂志转载该报文章达到宣传的目的。这事当时在报社里没人愿意干,于是由领导点将,偏巧点到了赖军华头上。
    
    赖军华觉得干这事儿总有种不务正业的意思,每到出报日,他就会漫不经心地剪下自家报纸上的一些文章,寄往全国各地。大概是因为工作态度不端正、热情不高的缘故吧,他荐出去的文章总是如泥牛入海。时间一长,赖军华感到有点对不起报社了,这才不得不开始重视起这件事来。没想到这一上心,很快就有了不同的结果,不几日稿子的刊登率就明显上升,还陆续有稿酬寄来。
    
    搞文摘一年多后,赖军华摸清了一些门道,荐稿刊出率一天天见涨,汇款单三天两头往报社里飞。这时,赖军华决定辞职单干。他注册成立了”象山万岁剪报服务中心“,专职搞起了文摘。
    
    对赖军华来说,“公费”剪报的日子是幸福的。如今自立了门户,承担的风险无疑要大得多。所谓剪报服务中心,毕竟是类似手工作坊一样的小买卖,成本一高就难以承受。对于如何降低成本,赖军华有他自己的一套。
    
    首先是在“原料”上做文章。剪报需要订阅大量的刊物,而如果经常投稿,跟各报刊杂志社搞好关系的话,就能得到免费的赠刊。96年时赖军华还自费订阅了一百多种刊物,今年他手头有90多种刊物,自己花钱订的却只有80多种。
    
    其次,这信封、稿纸、浆糊里也大有学问。给一家刊物荐稿,稿件数量不能太多,太多编辑就看烦了,即使稿件再好也不会用;而投得太少又不能充分发挥8毛钱邮资的效用。寄一封平信(邮局规定重量不得超过20克)8毛钱邮资。赖军华经试验发现,装8篇稿子信的重量绝不会超过20克。同时为了不超过20克这个“极限”,赖军华用的信封和稿纸都很薄,剪贴报用的浆糊都很少――真可谓“点到为止”。
    
    不过单靠这两项,节约的成本还是很有限的,真正要节约成本还得靠“命中率”。赖军华研究了上百种报刊杂志的风格,得出这样的结论:东“新”、西“老”、南“洋”、中“花”。意思是说,海派文摘喜欢采用富有新意的噱头;黄土派文摘则欣赏革命老传统;港派文摘追求洋气十足;京派文摘是“新老洋古”统统都要。一旦拥有了这个秘密武器,赖军华基本上是一打一个准儿。
    
    去赖军华家采访时,见到他一家老少齐上阵其乐融融的样子,想想他每天发出几百封信、收到几十张汇款单的惬意劲儿,我真有心拜他为师。赖军华于是将一本集十几年剪报经验编写而成的《剪报秘笈》送给了我。如今,我每天也能收到十几份汇款单了。
 

 

经济录入:echo    责任编辑:quily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经济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被本站转载文章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站地址:http://www.wwf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