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就必须成功。” 这是爽朗的蒲冬梅给记者的第一句话。 这位生于四川,长于新疆,创业在南充的女子并没有常人想象中的强人面孔,镜片后的她斯文、安静,但她的言语,她的手势,却深深地吸引着你的注意。貌似平凡的她在不经意间透着绝对的深邃。
人物背景:
蒲冬梅,四川南充澳华实验学校董事长。自20世纪70年代从新疆来到四川南充,曾先后在南充第二缫丝厂、地区财政局、轻工局、丝绸公司、现代电子深圳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巧克力公司、深圳人才管理培训中心工作,并担任过财务部长、处长、监审室主任、审计科长、成本价格室主任、南充丝绸公司副总经理,并在多种经贸讲座中担任主讲老师,累积培训学员数千人。
其论文《从反腐倡廉角度看现代财会体制的弊端及改革思路》入选《中国新世纪理论精典文库》,荣获一等奖;《加快干部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荣获“西部大开发与特色区域经济学术交流研讨会”优秀文章一等奖,并在国际交流评选活动中,荣获世界华人交流协会、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授予的国际优秀论文奖……。近些年来,她的主要论文及调查报告、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等多种文章共计200多篇,陆续在多种刊物、杂志上发表。她的主要事迹入选《光辉岁月——中华儿女荣誉档案、中华文库专家名典》和《走向未来启示录——中国新时期人文科学优秀成果精选》,在2002年9月经严格审核,主要事迹及成果入选《中国专家名人辞典》,同时在2002年10月,主要事迹及成果正式入选人民日报出版社、中国科技新闻出版社、中国科技报研究会、科学中国人杂志社编辑的《中国世纪专家》丛书第四卷上。
本人曾多次获得单位、行业、地区、市、四川省先进个人称号、中国丝绸进出口公司内部审计先进工作者,全国内部审计先进工作者,全国纺织行业内部审计工作者。于1989年、1992年、1998年、2002年先后获得高级会计师、注册审计师,注册会计师。在2003年被评为世界杰出创业女性。
天生我材必有用
是逆境造就了蒲冬梅成功的一生。
孩提时代,家庭不幸,父母离异,使喜欢读书、渴盼知识的蒲冬梅过早地离开了校园。艰难的跋涉,尝尽了人世的艰辛,从而使她早早的懂得了人生的不易,继而把自强、自立意识深深扎根在了幼小的心灵,也为她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虽然那时我家庭条件不错,在物质上比较富裕,但内心却十分孤独。由于没有家长对我的引导,使我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幼小的我只能过早地承受和成熟。”
1965年,周恩来总理到新疆视察,蒲冬梅被选为给总理献花。总理慈祥的面容、和蔼的神态、亲切的话语、热切的鼓励,给了幼小的蒲冬梅巨大的精神动力,让她体会到了荣誉的价值,成功的喜悦,也就是这次平凡的经历,使蒲冬梅更加坚定了她的理想抱负。就这样,多才多艺、豆蔻年华的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一名年少的文艺兵。从孩子到成年,从战士到干部,蒲冬梅一步步走来。
梅花香自苦寒来。军旅生活,使蒲冬梅进一步确立了人生的方向,标定了自己的航向。她重拾课本开始攻读英语、财会、法律、经济等专业,通过不断的学习、拼搏、进取,终于取得了各类文凭。她在南充市工作期间,曾在一次珠算比赛中,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从参赛的3000多人中脱颖而出,取得了比赛的第二名,诸如各类竞赛获得的名次不计其数。她长期从事财会、审计、监查、纪检工作,共查处违纪违规金额高达上亿元,为国家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她在这个行业中一干就是几十年,虽然户口在深圳,但南充名副其实地种在她的心里,她要为这片土地贡献一己之力。
只为在春风中孕桃李
蒲冬梅现在的职业角色是四川南充澳华实验学校董事长,但她的这所学校可不是有什么等级之分的贵族学校,而是一所面向当地外来人员子女的平民学校。对于下海办教育,蒲冬梅呈现给我们一幅画面:
南充的西门市场、川北批发市场、府街副食品批发市场等几处是外来务工经商人员聚居地,这些前来南充投资经商创业的外乡人,说到自己的子女上学都摇头叹气,他们的子女就地入学问题深深的困扰他们,到公办学校读书,要收取异地入学费、选校费、超编费、建校费、借读费、转学费等等,更有甚者,即使愿意多交钱也入不了学,还得托熟人找关系开后门。这些外乡人子女不能在适龄期接受教育的情景深深刺入蒲冬梅的内心。“这些孩子是又乖又可怜,没有城市户口,读不起国家正规学校,所以只能到民办学校。一些民办学校由于资金不足,软、硬件条件非常差,老师的水平也参差不齐,在那样的学校,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眼神,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给外来人员的子女办一所一流的学校,而且成为民办学校里的名牌。”
当机立断,说干就干。 2003年5月,蒲冬梅经过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顶住各种压力,通过招商引资,终于创办了周边绿荫葱郁、教学楼蔚为壮观的南充澳华实验学校。学校设有幼儿园,学前班、小学班、初中班。由于学校招生对象定位于中低收入家庭,又没有择校费、选校费等,因而所收学费仅为公办学校的70%,某些民办学校收费的10%,满足了众多下岗职工和低收入家庭适龄儿童就学的需求,她的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老师都是来自于各个名校,教学水平较高,因此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对于办学目的,蒲冬梅说:“自己尝够了没受过正规教育的苦,不能再让现在的孩子们重蹈覆辙,所以要尽可能让更多的平民孩子能上学,使他们有书读;让孩子们上学方便,让学生家长满意,让每一位就学的孩子,将来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我的最终目的就是我的学校是面向平民大众的,是为普通百姓服务的。同时,这份事业也作为我对南充这片土地养育之恩的报答。”
目前,已颇有影响的澳华学校在原有年级的设置上又增加了一个老年特色班:根据老年学员的兴趣开班。人都有老的那一天,蒲冬梅希望以自己的力量给老人们送去更多的关心。
柔情
获得一份凡尘美满
生活中喜欢简单的蒲冬梅有一份甜美的婚姻。比她小十多岁的先生和仅十岁的儿子是她家庭的快乐源和幸福句号。两个一大一小的男子让蒲冬梅感到生活的充实和美满。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女人的年龄比男人的年龄大,感情是非常不稳定或者是不存在的。但蒲冬梅却把它经营的温馨、美满、幸福:“我们十几年了,似乎还处在一种恋爱的状态。两个人在一起需要感觉,需要磨合,更需要沟通。”先生在深圳经营自己的事业,虽然蒲冬梅的户口也在深圳,也有一份很好的事业天地,但对南充土地的热爱和一种责任让她一直在坚守着,爱妻对事业的执着和坚持,先生则是大度的包容和理解,因此才有每个月上千元的长途话费以解相思。今年初夏,蒲冬梅因病入院,先生连夜从深圳驱车赶到妻子身边,望着为事业、因工作憔悴不堪的妻子,这位一向坚强的汉子泪眼朦胧。年仅十岁的儿子在母亲入院期间,不仅把自己的生活学习安排好,还每天到医院陪伴妈妈,和妈妈聊天,为妈妈打饭,懂事地安慰妈妈说一切会好起来的。先生的呵护,儿子的陪伴让蒲冬梅内心翻起滚滚浪潮,温情的一家三口更让医院的医护人员为之感动和羡慕。
向这位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董事长打探家庭与事业是如何平衡的秘诀,而且对方又比她小很多?蒲冬梅莞尔一笑:没有秘诀,只有一颗爱心和一份柔情。真正的爱是没有年龄,爱是用心融为一体的。而家庭中的双方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体贴、相互关心的之上的,另外家庭的氛围也很重要,我们从不在孩子面前争吵,即使有争吵也从不过夜。当然你更要把对方的家人当作自己的亲人来对待。至于钱财方面,如果他比你挣得多,也没必要过问对方拿钱去做什么了?花在哪里?要给对方以信任。我们是女人,女人是柔情蜜意的,尤其在爱人面前。拿出你的柔情,你便拥有了幸福。
梅之左言——
企业需要进取
不要因为自己不懂,就轻言放弃。只要努力学习,广纳人才,“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一切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梅之右言——
喜欢的书籍:历史、世界名著
喜欢的运动:打网球、打乒乓球
婚姻的关键词:柔、信、诚、爱
关于创业:女性创业尤其不易,甚至是痛苦的磨难,但走过来就是一片蓝天。
人和金钱:做人的标准和人的价值不是金钱能买到的。




